漂流木,它訴說著自然的變動、地方的水文、環境的地理、乃至生命的循環,
這更是一種與在地脈動關係緊密的自然物材。
位於桃園的石門水庫不僅供應民生與工業用水,也兼具水資源調節、防洪保護等等的功能。
它周遭的地勢與水文,涵蓋可溯自17世紀的傳統陂塘文化,構成了極具特色的環境景觀,
也形成桃園地區饒富觀光休憩價值的人文風景。這些來自水庫上游衝倒而下的漂流木,
見證了大自然的衝擊,遙指臺灣土地與環境的演化與歷史,更近繫水庫之都、
千塘之鄉的桃園地區的自然人文與地理現況。
2017年桃園國際漂流木藝術節將以即席創作和現場展覽,積極應用這項回收自大自然的資源。
不僅探索、挖掘、展現其藝術能量,也期能藉此藝術平台的建構,
為在地的城市美學和地方藝術特色的形塑,開啟新契機。
2017第一屆桃園國際漂流木藝術節,將於風禾公園啟動。
放眼東西方不同文化傳統,與園林相關(花園、庭園、植物園等等)的想像或概念,
每每充滿隱喻與象徵。
《創世紀》的伊甸園、《一千零一夜》的波斯園林、《十日談》的避世花園、詩情畫意的中國傳統園林……,或寓意美好天堂,或演示冒險奇境,或成為幽閉的歡樂世界、人間樂趣的源泉,
抑或隱含人生哲理、影射自然造化、縮影宇宙韻律。各式的「造園」,莫不寄寓了對世界的某種憧憬,
既回應自然、宗教與社會,也交織幻想、神話和寓言,揉合了想像與現實,
展現了人與環境、與文化的關係。
這屆國際漂流木藝術節,援引此蘊意豐富的概念,以「園中之園」作為命題,
開展交會自然與人文的探索與想像。桃園市之名,源出意指桃林盛景的「桃仔園」。
藝術節進駐的風禾公園,位於歷經發展而已成為直轄市的桃園都會之核心地帶。
邀請自俄國、匈牙利、日本、韓國和臺灣共八組的藝術家們,將利用出自森林、隨水而來的漂流木,
在這片以「風的紋理」為主題意象以及園區規劃根據的都心綠地,進行對話自然的裝置藝術。
錯落於風禾公園園區的池畔、樹林與草地間的藝術創作,
將經營出層次多重 — 不論在意義概念或在實際層面上 — 而隱身於都會的「園中園」秘境。
蕩漾藝術活力的這個奇異又神秘的漂流木「流域」,不僅將翻新空間景觀,
擾動環境感知,也期能激發想像,
引人在遊歷感性維度、體驗美學奇遇中,重新發現地方、再度探索自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