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國前31年(西元1881年)興建的鵝鑾鼻燈塔,位於屏東縣鵝鑾鼻岬角,塔身為白色鐵造圓塔,
是臺灣島最南的燈塔。燈樓面向西南方,背山臨海,並構築成砲壘形式,圍牆有射擊的槍眼,
四周並築壕溝,是清廷防範原住民滋擾的防禦工事,也使得鵝鑾鼻燈塔成為全球獨一無二的武裝燈塔。
民國51年改建時,換上全臺光力最強的旋轉透鏡電燈,使得鵝鑾鼻燈塔不僅是全臺光程最遠的燈塔,
還享有「東亞之光」的美譽。目前成為墾丁國家公園觀光勝地之一環,其地左瀕太平洋,面對巴士海峽,
與菲律賓之呂宋島遙遙相對,波濤帆影,天水一色,自然景色,令人心曠神怡。
鵝鑾鼻燈塔高21.4公尺,內設大型四等旋轉透鏡電燈,光度達180萬燭光,每30秒旋轉一周,見距20海浬,
是台灣地區光力最強的燈塔,有『東亞之光』的美譽。目前劃為墾丁國家公園的史蹟保存區。
日據時期,經票選為「台灣八景」並豎立『台灣八景鵝鑾鼻碑』。
本區面積共59公頃,園內為一珊瑚礁石灰岩地形;形成之原因乃由於沿海日光強,海水清澈,
適於造礁珊瑚之成長,經地殼隆起而上昇,受海浪侵蝕、雨水沖刷、強風吹襲、而成為目前巨礁林立、
怪石嶙峋、奇峰與洞穴之奇特景觀。園內步道縱橫交錯,宛如身入迷宮,計有好漢石、滄海亭、又一村
、虯榕、幽谷、迎賓亭等據點,處處引人入勝。在公園北望,可看到藍天碧海、綠樹白砂、嶙峋礁石、
以及台地尖峰等,此外還有矗立的瓊麻花軸,穿插其間,構成一幅壯闊多姿的山海圖畫。